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13000000009 发布机构: 睢县农业农村局
生效日期: 2023-12-2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年度计划总结

睢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 【字体:


睢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抓紧抓实“三农”工作。全县农业领域经济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人居环境处在全省前列。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建机制强统筹,“推”的力度更强劲。

一是科学谋划明方向。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就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作出了部署安排。制定了全县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

二是高位推动抓落实。年初召开了县委农村工作会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年中召开了全县农口工作推进会和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暨县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较好的把握了工作推进节奏。健全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县领导负责的工作专班,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组织宣讲聚合力。组织开展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向基层干部群众传达文件会议精神。开展农技科普宣传,一年来共举办科技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户1500余人次,制作电视专题讲座20余期,发放技术明白纸100000余份。

(二)抓生产保供给,“稳”的基础更坚实。

一是稳粮食生产扛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重任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小麦面积86.5万亩,玉米64.2万亩,总产稳定在13.6亿斤。夏粮单产554.6公斤,总产47.97万吨,秋作物播种总面积112.21万亩,秋粮收获面积为71.8万亩,秋粮总产41.052万吨,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开展小麦、玉米“一喷三防”面积150万亩,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0多万元,统防统治面积20多万亩,带动新型农业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统防统治服务55万亩次。合理利用649万元专项资金,对小麦、玉米等进行统防统治,实现粮食产量十九连丰。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完成39份种质资源的征集表填报、种子收集和上交。对细叶老韭菜、古老物种长瓠子、水白笆斗杏等频危资源进行了收集保护。水白笆斗杏被河南省评为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三)调结构促融合,“优”的特质更凸显。

一是抓扩面增量。全县蔬菜种植(复种)面积达27.5万亩,塑料大棚4.59万亩,日光温室0.7万亩,小拱棚面积0.36万亩蔬菜总产量约95万吨,总产值预计27.5亿元形成南笋北椒中杂果的种植格局。

二是抓示范引领。已建成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全县省市级龙头企业16家,国家级“一村一品”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特色村83个,产业强镇1个,惠济河沿岸菊花、油菜生态长廊有序推进。

三是促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云腾科技田园综合体。提出了农业“五龙腾飞”的发展思路,即以“粮安民富”产业园为龙头,发展粮食种子培育工程;以“云腾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培育净菜和预制菜制作基地,并引导农民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优化蔬菜品种,增加农民收入;以“牧胜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以“云农道”产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瓜果产业,提高种植业科技附加值;以“宏泰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并以“襄玉园”为载体,推动家禽业养殖业有序发展。

四是建流通体系。近年来补贴冷链建设实施主体19家,补贴资金375万元,建设冷库面积5700立方米。

五是强主体培育。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1942家,今年新增80家,家庭农场2979个,今年新增60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3个,县级46个,评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

六是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在市县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局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四高”,突出“五早”,严格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18亿斤以上,实现18连丰。

(四)转方式提质量,“绿”的优势更突出。

一是推进绿色生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作物统防统治置盖率达50%以上。全县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是推进资源化利用。为减少普通地膜使用量,拿出350多万元购置124400公斤降解膜,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开展地膜回收点补贴,农膜回收达90%以上。

三是打造绿色品牌。今年新申报绿色食品2个,新申报广植冬瓜”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产品品牌”。目前全县绿色品牌已达12个。

(五)补短板优环境, “美”的颜值更彰显。

   一是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宣传发动挖潜能。坚持让群众在乡村建设“唱主角”,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形式宣传,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产生“蝴蝶效应”,切实让乡村“颜值”与“气质”相得益彰。今年累计投入劳动力28万余人次,出动车辆24000余台次,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常态化保洁。多措并举保推进。创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直播督导,县主要领导带20个乡镇(街道、示范区)545个行政村进行直播督导,让工作进度慢、成效差的乡村现场“红脸出汗”。

二是乡村治理深入推进。今年来,共清理各类生活垃圾18000余吨,清理杂草杂物、秸秆9800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7200余处,清理沟渠35条;整治废弃宅基地、荒芜庭院3600多处;整治坑塘1800余个,处理黑臭水体、生活污水乱排乱放13400余处;整治路边屋棚、乱搭乱建2400多处,废品收储点72个,拆除广告牌13200余个;整治马路市场55个,栽植各种绿化树木16.8万余株,安装路灯7500余盏。已建成精品村44个,示范村162个,达标村339个,“四美乡村”66个,“五美庭院”16280个。项目推进惠民生。今年来,新建农村公路75公里、桥梁15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5G基站实现乡镇网络全覆盖,新建集镇区污水处理厂9座,集镇区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三是排查整改抓紧推进采取“拉网式”“全覆盖”方式逐村逐户逐厕进行改厕问题大排查,全面掌握群众户厕改造使用现状、改造需求、厕所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共排查2013年来各类财政支持改造农村户厕62028座,发现问题2569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强力推进户厕改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睢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加强施工培训和质量监管,推行改厕“大比武”,大力推进现建小三格户厕改造,截至目前已全部高质量完成全年3000座户厕改造目标任务。

  (六)促改革谋创新,“进”的动能更强大。

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行政村545个,界定成员户数232567户,界定成员848562人,量化资产总额38478.7万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48个,其中组级2个,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全县共清查资产34.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18亿元。

二是深化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今年以来,对违法占地建住宅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甄别筛查研判共计发现2019年元月以后至2020年7月3日之间共计违法占地建住宅49户,2020年7月3日以后至今共计违法占地建住宅30户。全县2018年以来三层以上农村建筑物排查工作,共排查出农村建筑物三层以上的48栋。开展了2023年度农村村民建房刚性需求统计,2023年度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拟用地需求1151宗,拟用地需求总面积186810平方米,其中:利用空闲宅基地需求197宗,面积31600平方米,原址翻建农房需求825宗,面积134461平方米,新增用地指标宅基地需求129宗,面积20749平方米。今年新审批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1055宗,其中原址翻建1021宗,利用空闲宅基地审批33宗,新增宅基地审批1宗。

三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围绕春季农资打假“放心农资下乡”“渔政亮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一年来发放 “识别伪劣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兽药”宣传图片等资料20000多份,展示假伪农资产品12个样,已接受农民咨询问答100多人次,开设普法课堂讲课3出动执法人员82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90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79家,检查农资品种167个;检查农机合作社、农机经营部40余家,排查安全隐患4处。办理行政执法案件53其中,种子案件23起动物卫生监督案件10起,农药案件12起,饲料案件3起,屠宰案件1起,农产品案件2起;行政处罚占比100%。同时围绕12345投诉举报坚持做到“有诉必接、违法必办”,妥善处理涉农矛盾纠纷,严格依照职能办理涉农案件不推诿。

二、存在短板和不足

目前我县农业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效益不高,粮食价格低位徘徊,农资价格上生产成本增加,挤压了种粮利润空间。农业精深加工不强,各类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分散规模小,同质化、低水平。环境整治顽疾难以根除,农村房前屋后的堆乱建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易反弹,部分农民群众主体意识不强,认为村庄整治建设都应该由政府大包大揽。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技服务处在“线断、网破、人散”的尴尬境地。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产量13.6亿斤市定任务。

二是着力做强特色产业。围绕产业强县、科技兴农、“1357”乡村建设总思路和“一带两线引领、两乡一区带动、N个小镇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南笋北椒中杂果”种植业发展布局,构建粮食、瓜果、蔬菜、肉牛、蛋鸡等“五龙腾飞”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着力改善农业生态。大力推进农作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广使用高效低霉低残留生物农药

和高效植保机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大力发展“两品一标”农产品,新增绿色有机食品5个以上。全力开展渔业非法捕捞、农业投入品、私屠滥宰三类专项整治执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着力建设宜居乡村。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等工作。

五是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深入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创新送科技下乡形式,不断提高新时代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六是着力抓好农村改革。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认定一批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健全农村承包士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货款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把申请审核、用地标准关,确保农房建设合法,一户一宅到位,加强宅基地合理布局、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

 

                             睢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30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