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2600000022 发布机构: 睢县统计局
生效日期: 2023-03-0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工作安排

睢县统计局2023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三年,为扎实有效推进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五大振兴”,按照“单位包村、个人包户”帮扶工作要求,县统计局在坚持“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的原则下,结合帮扶村和本单位实际,特制定《县统计局2023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和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把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履行帮扶职责,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为目标,共同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促使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确保包保户稳定增收,想方设法帮助提高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帮助提升村居环境,确保司洼村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接续推进。

二、基本情况

司洼村位于孙聚寨乡正南部,距乡政府3km,交通便捷。辖8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人口510户2389人,党员34人。可耕地面积近2660亩,粮食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和大蒜为主,兼种瓜果蔬菜。养殖业主要以鸡鸭等畜禽养殖为主。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系统内现有脱贫户129户484人,监测户9户20人。司洼村现有驻村帮扶单位:睢县统计局、物流中心等单位,共有包保责任人52人、包保129户。其中县统计局在职干部职工共32人,全部参与帮扶。

三、帮扶计划

(一)联系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季度走访调研,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党员代表、脱贫户村民代表参加的帮扶工作座谈会,听取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村制定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计划。充分发挥帮扶村资源优势,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督促局帮扶联系人到村入户走访,动态掌握脱贫户基本情况,因户施策。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排查,把边缘户、监测户、脱贫户以及出现家庭变故的一般农户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用好用活政策,坚决防止返贫致贫。要求驻村工作人员吃住在村,日常工作与统计局脱钩,结合乡、村实际,协助村“两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县统计局将全力做好驻村工作人员后勤保障工作,帮助支持其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

(二)持续助力乡村“五大振兴”工作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推进产业振兴。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积极与乡、村对接,通过实地考察、项目分析座谈等方式,明确红薯种植等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取得联系,争取政策支持。二是以机制创新为支撑,推进人才振兴。聚力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三是以丰富活动为抓手,推进文化振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理论学习和运用,增强村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促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加强村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文明志愿行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文明大礼堂、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四是以宜居乐居为着眼点,推进生态振兴。结合村庄布局优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做好农村污水、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村庄绿化亮化。推进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改厕回头看行动,确保农村改厕“改的好、用的起”。落实垃圾分类要求,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体系,抓好环卫设施维护工作,强化日常保洁清运,提高村垃圾处理能力。五是以党建统领为航标,推进组织振兴。全面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持抓班子、强队伍,完善“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等民主决策管理制度,推行定期逐户走访、村民说事评事、一村一民警一法律顾问、“和为贵”调解室制度等,有效提升村级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村级党员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人才培养,严格“选、管、用”标准。

(三)全面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

帮助司洼村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已脱贫对象建立防范返贫机制,对监测对象建立动态帮扶机制,全面摸清该村易返贫致贫风险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激发包保户内生动力,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及时宣传借鉴帮扶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示例。

(四)不断助力产业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统计局资源优势,帮助司洼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红薯种植 、蛋鸡养殖基地为龙头,完善“基地+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一村一品”健康发展。二是持续开展“定向采购”,推动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有销路、卖得出、能赚钱。三是加大就业帮扶,帮助村开发管理公益性岗位,鼓励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加强技术培训指导,针对村特色产业,拟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邀请农技人员开展特色种植、畜禽养殖等技术培训,引导村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种养殖业。

(五)结合实际发挥统计服务工作

一是做好农业统计服务农业农村经济,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实地调研,夯实农村统计基层基础,提高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数据质量,为加速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保障。三是主动服务监测评价。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部分考核评价指标的收集和测算工作,做好监测评价,及时实现信息共享,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服务。四是协助村级高质量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五是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多措并举,求真务实,收集和整理农村监测人口相关信息,准确反映农村居民流向、结构、就业、收支、生活、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积极开展调研,及时撰写出调研、分析报告,为今后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为全面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统计智慧和力量。

四、组织保障

(一)明确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局党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工作相关问题,明确乡村振兴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

(二)建强结对帮扶队及时做好帮扶户的调整和交接,保证队伍的稳定性。目前,结对帮扶队伍由单位所有在职人员组成,合计帮扶共52户脱贫户。 

(三)加强驻村人员管理。一是定期走访慰问驻村队员,了解其家庭及生活情况,如遇困难,及时给予关怀和解决。二是督促其强化理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确保驻村人员履行好职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2023年37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