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1020000000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2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年度计划总结

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 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

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省市县下达的目标任务,以文化惠民为落脚点,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睢县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本年度工作总结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1)一是睢县文化馆、睢县图书馆均获批国家一级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睢县博物馆不断健全和规范相关制度,确保开放天数(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基本陈列展、石刻展和精品文物展长期向公众开放;结合文明城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展陈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服务设施,尤其是切实保障残障人士专用设施,为群众提供一个参观和学习的好去处。二是建成城市书房“锦襄书房”1座,完成了分编著录图书3000册,并完备了开放服务准备基础工作。三是建成恒山湖文化驿站1个和24小时“智慧书坊”,装备图书1000余册,为市民提供了户外阅读休闲场所。四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行总分馆制,建成文化馆分馆21个、图书馆分馆26个、建成刘庄平民夜校博物馆分馆1个。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作用,为图书馆分馆配送图书8600余册。五是进行博物馆、文化馆提升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一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剧团深入全县乡镇(街道)70多个行政村,开展“送戏下基层”各项活动300多场次;文化馆举办2023年“学《条例》树新风”、“学精神 续血脉 ”、“学雷锋讲奉献”、节日文艺展演”、孝善敬老系列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200多场,受惠群众20余万人;发挥农村文化合作社功能,举办“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大型活动20多场。

二是精心策划,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喜迎党的二十大 欢乐进万家”系列活动、2023年中原水城“世界水日”水文化书法笔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戏曲展演活动“我们的节日 五一”文艺汇演等。

三是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年举办“书香睢州”、《青少年品格必修课》、“睢图书香 乐彩童趣”等阅读活动诗朗诵展、读书会等系列活动100多场参与10000余人次;举办展览151场,参与人数10万余人次;举办培训班15个,参与人数500余人次;组织各类公益活动22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接待读者总流通人次近30万人次。开展新书展、图片展等展览活动43场次;利用流动图书车开展“全民阅读”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机关、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场次。在2023年商丘市“青春中国说”——“五·四”青年节主题征文活动和“新时代好少年”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四是做好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本年度全县文化志愿者达1万作人,举办培训班10多期,辅导文艺骨干300多人次。

五是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对全县宣传文化员进行群众文艺及养老技能培训等培训,共有180多人参与培训,61人获得养老技能初级证书。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集中人力物力对袁家山、刘庄平民夜校、姬芳李民居、郝氏民居等频危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集中抢修维护,确保地上古建文物安全。二是开展革命文物大排查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的要求和部署,在日常巡查巡护的基础上开展了“革命文物大排查”专项行动,对文物现状做了详细调查,编制维修计划方案,进一步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三是陈列布置红色革命图片展。在“王氏三烈故居”和“商丘第一党支部建立遗址”等革命遗址开展革命事迹展陈展工作;在“刘庄平民夜校旧址”开辟分馆制的基础上,提升充实了革命图文展,举办“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参观的中小学生达1000余人次,受到了市、县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师生的欢迎。四是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襄邑美锦传统制作技艺、李家石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睢县汤永馨红薯醋传统制作技艺、武氏特针疗法、李洪亮焦饹馇传统制作技艺五项入选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围绕今年的博物馆日,举办了举办了历史文化展、红色革命图片展和精品文物展宣传活动以及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及咨询等活动。

(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2023年,我局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印发了《睢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目前睢县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9个,省级文化产业村2个,以及河集乡吴庄民俗文化村、城郊汤庙云腾生态园和潮庄芦笋小镇等乡村旅游村。安置和带动就业人员1500余人,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睢县惠济文化大观园和榆厢古寨好风相从拓展训练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投入运营,成为睢县研学和市民文化消费新场所。8月份,在榆厢古寨主办了首届“好风相从”文旅教融合消夏季活动,用文旅融合发展手段赋能乡村振兴。10月份组织睢县志明文化公司等企业参加第十届中原文博会(鹤壁),睢县葫芦工艺品作为商丘市特色文化产品参会。实施博物馆提升工程,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成后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争取打造成为省内园林式博物馆优秀范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袁山文化园持续推进,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470万元,目前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投资527万元,正在加快工程进度。投资300多万元的文化馆提升工程(文宝公园文化广场)项目已基本完成。打造了以齐庄村、惠济文化大观园、云腾生态庄园、土楼文化村、孙聚寨滑楼村等5个行政村为中心的“十里文化圈”和县文化馆、东关南村、金振源、南苑社区等8个城区单位为中心的“十分钟”文化圈。

(五)文化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一是认真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组织“闪电”行动、文化旅游市场养老诈骗专项整治行动、无证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文化旅游市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艺术品市场环境专项整治、校外艺术类培训机构专项排查等,共检查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单位140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5份,取缔无证歌舞娱乐场所1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2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600余册。二是加大对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的工作力度。本年度我局共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生产检查120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发现重大隐患3处、一般安全隐患73件,均已责令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持续推进“扫黄打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围绕“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固边”五大重点工作开展了多项“扫黄打非”方面的专项行动,具体包括: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宗教领域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行动、“护苗2023”中小学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扫黄打非”联合检查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充实提高。一是全县文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学历低,农村基层文化干部不专人不专业。二是局系统内2010年以来,除安置2名复转军人外,没有进入新生力量,人员老化,知识层面跟不上目前文化发展趋势。

(二)专业人员严重匮乏,专业人员编制偏少。

1.剧团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始建于1948年的睢县豫剧团是睢县唯一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几十年来创造了辉煌的过去,成为了睢县传统戏曲文化的一张名片。它属于财政差供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4个。全年按编制人数拨付三分之一的工资,无其他预算内经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演职人员先后到了退休年龄,现在仅有专业人员10多人,导致剧团出现了演职人员青黄不接、演出行当短缺失衡的局面,这种“有编没人”的状况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剧团正常活动的开展和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2022年5月份拟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但由于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目前招聘工作没有进展。

2.博物馆专业人员编制偏少。睢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县有被誉为“小蓬莱”的袁家山、历史悠久的承匡古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寺塔、省保单位无忧寺残塔、一代廉吏汤文正公贤良祠、颇具特色的东关清真寺等等文物保护单位62处,各类文化、文物遗产点426处。点多线长,文物保护和维护工作任务繁重,但负责此项工作的博物馆仅有编制3人,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需要。

(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维护经费不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对文化事业费支出总量有所增长,但人均水平不高,文化事业费占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明显偏小。同时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投入经费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如农村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了个活动室的牌子在门口,活动室里面并无所需要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确定群众文化活动主题,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走出家庭,进入社区,融入社会,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凝聚力,拉动群众文化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领域、更多种类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基层文化活动提供策划、辅导、培训等服务,引导群众利用好文化阵地。加强三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扩大群众受益面。

(三)打造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继续组织好“端午”“中秋”“十一”等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文化睢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入实施文化下乡等惠民工程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传承保护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施东关清真寺、亓庄抗日联络站旧址抢救维修工程。抓好省级非遗和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保护和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围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挖掘提升乡村文化资源价值,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六)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在充分考虑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对专业文化人才的聘用和培养,提升对文化专业的人才待遇,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文化服务队伍中,以此来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2023年11月2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