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122600000051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2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行业帮扶

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汇报材料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以来,文广局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体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维,扎实推进我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制定方案,明确职责。

按照省、市、县有关文广局牵头实施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局制定并完善《睢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了全县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实施了送戏下乡、舞台艺术下基层、文化下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文艺宣传等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二、完善工作体系,落实“四个不摘”

按照过度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的要求,贯彻落实脱贫攻坚过度期内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一是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推进全县文化领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进各项政策落实。二是成立文化振兴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有关具体工作,落实好各类帮扶政策。三是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我局共帮扶5个乡镇8个行政村,派出6个科级干部担任责任组长,两个重点村,派驻业务骨干6名,派出帮扶人60多人参与帮扶工作,到村制定帮扶计划,帮扶的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全部制定,各帮扶联系人定期开展走访帮扶,进一步夯实后续帮扶力量。四是加强对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对包括脱贫户在内的所有户进行摸排,掌握各类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返贫风险的重点人群。五是重点村驻村工作队持续坚持“五天四夜”驻村帮扶机制。六是筹措资金5万余元为所驻村更新了电脑、打印机、音响、桌椅、档案柜等办公用具、用品及文体器材,筹措资金2万元为刘六村修整了文化活动室、村室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是调研走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我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分管负责人和党组成员采取不定期、不定时地对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每季度至少在村里召开一次扶贫专题会议。结对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走访一次,切实了解脱贫户家庭情况,为脱贫户增收出谋划策。克服资金困难,为驻村工作队解决补贴资金4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文化阵地服务时间不断延长,全县20个乡镇文化站和55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对外开放,文化站每周免费开放60个小时以上。投资100余万元,新建城市书房一座。完成21个图书分馆、20个文化馆分馆挂牌。整合资金20万元,建成“睢县文化云”平台。整合资金100万元配备了一批文化器材。建成睢县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通过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供预约、检索、借阅等移动图书馆服务。打造了以齐庄村、惠济文化大观园、云腾生态庄园、土楼文化村、孙聚寨滑楼村等5个行政村为中心的“十里文化圈”552个行政村和社区申报了“思源·云图书馆”公益项目。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文艺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为更好的宣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各项方针政策,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内生动力,在志、智双扶方面我局也做了认真研究部署,编排了扶贫政策文艺宣传节目,如《党的政策进万家》、《颂党恩》、《认爸爸》、《精神扶贫谱新篇》等脍炙人口的节目,演出形式多样,有歌曲、戏曲选段、小品、快板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并以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扶贫政策文艺宣传演出活动500余场次。同时相继开展了广场舞大赛、歌唱比赛、唢呐比赛等赛事活动及送戏下乡活动等。开展各类文化培训100多场次,培训人数万余人次;举办各类摄影、图片展22场次;举办公益讲座6期,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12场次,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打造了“睢县乡村春晚”、“我的文化合作社-谁不说俺家乡好”、“文化睢县”、“书香睢州·全民阅读”等全县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对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巩固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实施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一线文化扶贫志愿服务

根据省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一线选派方案,我局选派了20名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每位志愿者立足基层文化服务,积极开展广场舞、合唱、书法、美术、曲艺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践行文化扶志、文化扶智、文化惠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做好民间文艺辅导和培训工作,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广场舞、书画、曲艺、盘鼓等10个小分队全年常态化开展教学

六、实施文化产业带动,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宣传作用,有力助推乡村文化产业的兴起。目前,民间文艺团体数量已达200多个,规模逐渐增大,成为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二是文化产品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二夹弦、麒麟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产业化转变。培育以鸳鸯转香壶,皮影雕刻画,葫芦烙画,红木折扇、土楼手工画等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三是大力培育特色文化乡村,白庙乡土楼村、周堂镇乔寨村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特色村,土楼村汇斋乡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批商丘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惠济文化大观园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七是抓好宣传文化员管理工作。2022年根据工作实绩,重新选聘了宣传文化员,实行绩效考核。并及时向县政府申请了宣传文化员公益岗位专项补贴849600元。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备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好文化文艺宣传工作,帮助群众通过文化艺术了解扶贫政策、掌握农业技术、传播文明新风,助力贫困群众补齐精神文化短板。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为乡村振兴注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在彰显文化自信中推进乡村振兴。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