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0500000044 发布机构: 睢县卫生健康委
生效日期: 2023-12-2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工作规划

睢县卫健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睢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8〕37号)、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2025)》(豫卫医〔2020〕4号)和《睢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睢人常发〔2021〕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作为全县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机构设置的依据。

本规划所指医疗资源为睢县行政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资源。

一、现状分析

(一)区域概况

睢县地处商丘市西部,县域总面积926平方公里,人口91.5万,常住人口71.22万人,辖 20个乡镇 ,1个工业园区,545个行政村。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34.4 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419 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0 元。全年出生人口0.6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37‰;死亡人口0.5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4‰。

(二)卫生资源现状

1.机构。 截至 2020 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39所。其中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1 所、 二级甲等中医院 1 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1 所 ,二级综合性中心医院1所,一级综合性民营医院4所 ,乡镇卫生院23所 ,村卫生室 664所,门诊部、个体诊所41个,急救救援中心 1个,公共卫生机构 2个,分别为疾控中心、卫生计生监督所。

2.人员。2020年,全县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 40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947人,注册护士 2476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分别为 2.91 人和3.70 人。

3.床位。全县共有编制床位数4127张,其中县人民医院 1000 张,中医院1500张,妇幼保健院500张、公疗医院220张,乡镇卫生院1047 张;社会医疗机构床位数 80张。全县平均每千常住人口人拥有床位 6.17张。

(三)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医疗服务情况。  2020 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诊疗1246524人次,出院人数为91416人次、门急诊1155108人次,,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7668616人次,占全县总诊疗人次的 61.52%。

2.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2020年,全县婴儿死亡率0‰,孕产妇死亡率0/10 万,慢性病患者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率75.44%。居民死亡原因前五位顺序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以及营养和代谢疾病。

(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科学。目前,全县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病床4127张、执业(助理)医师1947人、执业护士2749人,距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规划主要指标存在一定差距。执业(助理)医师、专业公共卫生人员严重不足,缺乏高学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不合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未完成三级医院创建。其他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只具备常规技术力量,难以胜任疑难杂症的诊疗,急需设置三级医疗机构。

3.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目前本县区尚无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医疗技术水平有限,人口多,加大了县级医院的医疗卫生压力,导致县域内相当数量的患者转诊到郑州市等省级医院就医看病。无形中挤占了优质医疗资源,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

 二、设置原则与目标

(一)设置原则

1.公平可及原则。面向城乡,以基层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适当控制县城医疗机构的数量,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2.整体效益原则。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互协调和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3.统筹规划原则。在县域内设置医疗机构时,必须符合市、县两级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并按设置权限统一设置、审批、登记和管理。合理 配置医疗资源在城区与农村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分布,新增医疗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城乡结合部和新城区倾斜。

4.多元办医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社会办医工作,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5.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卫生健康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二)设置目标

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扩充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心医院提质扩容,支持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团队进驻睢县。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

根据《睢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睢人常发[2021]9号)文件要求:“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院标准,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3家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一)三级医院。

按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2025)》(豫卫医〔2020〕4号)要求:县级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置综合医院,须同时满足以下必备条件:

1.基本条件

(1)原则上配置在人口80万及以上的县;人口虽不到 80万,但离中心城市较远、社会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和革命老区县(市),或社会经济较发达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县。

(2) 2 年内未发生重大医院感染暴发责任事件,2年内未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医疗事故。

(3)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以上。

2.特别条件

(1) 三级综合医院条件。通过“二级甲等”评审,且评审结果在有效期内;达到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优先考虑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设有重症医学科,包含 ICU、CCU、RICU、EICU、PICU、NICU,设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

(2)三级中医医院条件。达到国家《三级中医医院基本 标准》和《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核定床位大于500张;达到三级中医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具有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中西救治能力,至少拥有1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或特色专科;医院管理规范,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且评审结果在有效期内。

(3)三级妇幼保健院条件。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妇幼保健 院标准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且评审结果在有效期内;核定床位不少于200张;设有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且达到全省县级标准化建设要求等。

(二)二级医院。

创建和设置二级医院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病床不少于100张,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三、设置方案

总体要求:一是三级医院规模应适宜,功能互补,建设用地、业务用房面积、床位配置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三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举办康复、护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鼓励兴办拥有高新技术和专科优势的医疗机构。

(一)医疗机构设置

1.三级综合医院。根据商卫医〔2022〕9号商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丘市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市100%的县域医疗中心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为了县域医疗中心发展的需要,鼓励县人民医院2025年前完成三级综合医院创建。

2.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结合,支持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完善县中医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强慢性疾病防控工作,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加强中医药材质量监管,普及中医药常识,加强中医治未病科、老年病科和康复科建设,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管理。规划期内鼓励县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院。

3.基层卫生机构。规划期间鼓励3家以上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村卫生机构: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 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提升服务能力。群众就医确实不便的地方或人口较多的村,确有需要设立多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的,可在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前增加识别名称。

4.其他社会办医疗机构。到2025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 1.5 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具备一定办医规模和办医质量的优质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

(二)公共卫生机构设置

1.妇幼保健服务机构。鼓励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

3.卫生监督机构。保留卫生监督机构 1 个。 以各乡(镇)的卫生监督协管机构为基础,建立县-乡(镇)卫生监督体系。

4.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暂不设精神病专科医院,在县级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

5.急救救援中心。 重点建成以县“ 120”急救救援中心为支撑,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为基础的全县急救网络,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纳入县域内急救体系。

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一)床位资源配置

2025年,全县总床位数数达到4315张,其中,医院床位数321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100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6.06%。

(二)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2025 年,全县执业(含助理)医师数达到377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508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 5.16人。

1.各级各类医院。 2025年,床护比达到 1:0.51,医护比达到 1:1.25,且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 80%。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 3.5 人以上。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 5 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院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 1.2 名的标准配备,且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 90%。村级卫生室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 1.2 名的标准配备 ,少于千人的村 ,按 1 名乡村医生配置,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 1 名乡村医生。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按常住人口 0.14/千人口配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公共卫生人员,且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急救救援中心按常住人口 0.15/千人口配备急救人员,完善急救中心功能;精神卫生管理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纳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临床医务人员配备纳入县级定点医院。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县卫生资源调整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卫生资源调整工作, 切实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县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政府投入责任,逐年提高政府对卫生投入水平。

(二)明确发展重点

坚持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健全卫生投入保障机制。财政卫生支出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人才梯队建设、大型设备购买以及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三)调整优化卫生资源布局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统筹和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强人才培养及使用

加强医教协同发展,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深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

(五)落实监督评价

1.严格规划实施和审批权限。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未经批准,不得建设,确保规划实施到位。医疗机构审批权限按《河南省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价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成立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3.保持规划弹性预留发展空间。适当提高改扩建和医疗卫生项目的容积率,保障医疗卫生机构规划用地需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周期一般为5 年,规划中期依据规划执行情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六)实施与评估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要精心组织,分解目标任务,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积极推进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落实的相关工作。在实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过程中,对现有医疗机构中不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要予以合理调整,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六、其他事项

(一)本规划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规划在执行期间,可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和疾病谱变化、城镇化建设等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同意后调整实施。

(三)本规划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