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记者走进睢县城关镇袁庄村,看到的是一望无际、成方连片的草莓大棚。大棚里,一颗颗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鲜红诱人。“在这干活不仅离家近,而且环境好。公司按小时给工钱,每小时8块钱,能挣个零花钱。”正在棚里采摘草莓的工人汤俊兰说。
袁庄村距离县城中心3公里,北邻南环,东邻东环,南离商登高速睢县东收费站不足4公里,新建的343国道从村子中间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2016年5月,我刚来袁庄村包村时,村里的道路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也没有绿化。后来,村里新修扶贫道路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解决了群众生产运输、出行难的问题。”睢县城关回族镇纪检书记、袁庄村委会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杨明辉回忆说。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脱贫攻坚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南芦笋、北辣椒、中果蔬”的产业发展规划,该村通过着力发展特色种植,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探索实践“能人带动”“政府奖补”等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果蔬大棚,收效良好。该村先后成立韩国军种植合作社、利农果蔬种植合作社,建成103座钢管大棚、10座温室大棚,吸纳14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分红收入不低于1500元。同时,村里还鼓励贫困户自建大棚,对于自建大棚的76户贫困户,每户补贴1万元。通过种植无公害蔬菜等经济作物,每个大棚的种植纯收入可达2万元。村里还引进龙头企业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草莓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入股,每户每年分红500元,期限不低于6年。凤彩农业目前每天能带动100余名年龄较大的村民务工,每人每天至少40元,不仅保证了本村贫困户有增收渠道,还带动了城关镇其他乡村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 袁庄村不仅发展草莓特色产业,为方便更多群众就近就业,2015年以来,村里还新建了两座扶贫车间。两家鞋材生产企业和鞋面标记加工企业相继入驻运营,生产旺季时,可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每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2017年,村里建成9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光伏发电项目所得集体收益向兜底贫困户倾斜,并用于村内公益岗位和公益事业支出。依托光伏电站收益、扶贫车间租赁和村集体房屋租赁收入,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每年可以稳定在60万元以上。 “目前,东区新建成的草莓实验楼已投入使用,接下来我们将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以草莓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原草莓小镇。”杨明辉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