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外媒看睢县>详细内容

商丘日报:七彩陀螺转出致富路

来源:商丘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25 09:43:39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1月19日,记者慕名来到睢县白庙乡“陀螺小镇”裴堂村探访。坐落在村口的中原陀螺文化展示馆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耀眼,馆内收集了70多种陀螺工艺展品,引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童年回忆。走进村子,一面面绘有抽陀螺、打弹弓、跳大绳等童年游戏的回忆墙,设计新颖、栩栩如生。

  “在俺村的厂里干活不仅离家近,给陀螺打孔的活也轻,每月还能挣2000块钱的工钱,多好的事儿啊!”在村东西大街路南的一座农家院落里,正在电钻前忙碌的村民李新海说。

  在该村村室前,设计有圆池喷泉、“中原第一螺”雕塑、亭台水榭、小桥红船……风景美如画。“这得感谢俺乡党委书记任巍给出的好点子。他专门跑去郑州拜访中国鞭陀联合会会长刘建周,得知陀螺市场潜力很大。去年11月份着手计划,将陀螺生产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力争把俺村打造成为中原地区的陀螺文化小镇。”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涛激动地说。

  2016年,从事陀螺加工10多年的村民李义永将工厂从郑州搬回老家,成立了睢县新兴工艺玩具厂,厂房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旺季时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年销售额500余万元。“陀螺是我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也是我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心。乡里对厂里的工作给予不少支持与指导,通过对产品的技术创新,从当初单一的木制产品发展到目前的10多个品种,并接收外发电子玩具、工艺品来料加工等。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内外,国外主要销往欧美以及新兴市场,国内主要销往义乌、临沂、广州及各大电商平台,供不应求。”李义永说。

  在生产加工陀螺的村民李义中家中,他边打磨边说:“传统木质陀螺得选长势好的槐木加工,两台机器连轴转,每天最多能产出2000多个陀螺。还有一种经过生产技术创新的陀螺,在保留传统陀螺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融进条纹和色彩,又加入电子管彩灯流程,使陀螺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彩,形成声、光、电、感应集一体的新产品,在市场上也十分畅销。”

  “接下来,我们为了让厂子逐步走上大规模发展的路子,又引进了两台新机器,加量生产。还成立了睢县鞭陀协会,方便群众学习、健身、娱乐,每逢重要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同时吸引和带动周边乡镇更多村民从事陀螺生产加工,让陀螺真正鼓起大家的‘钱袋子’。”面对今后的发展,李义永筹划颇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