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睢县>详细内容

河南日报:唱响“三部曲”打造新集群

来源:本报记者李保平本报通讯员曹永钦 发布时间:2015-06-16 09:48:21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睢县集聚区步入发展新常态



    近日,“2015中国(睢县)承接制鞋产业转移打造升级版产业基地高层论坛暨中原制鞋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睢县成功举办,一时间,全国制鞋行业精英纷纷云集睢县,谈合作、推进度、话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6年时间打造中原鞋都——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睢县模式”引起各级领导及企业家广泛关注和赞许。“中原水城睢县”这个名字正在全国叫响。

    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省委、省政府《“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行动计划》的新形势下,“中原鞋都”现象无疑值得研究。谈到睢县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的成功,县长吴海燕说:“在产业集聚迈向产业集群的路上,我们坚持开放招商求发展,创新思维求突破,唱响集群发展,创新驱动、强化保障“三部曲”:达到“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承接转移 集群发展

    一是突出精准招商,按照“定位定向定大定点定责”“五定”原则,围绕制鞋和电子信息产业,瞄准福建晋江、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等地,锁定行业龙头企业、品牌十强企业、上市企业等组建招商小分队,开展驻地招商。二是突出高端运作,加强与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中国鞋业协会和东南沿海制鞋发达地区鞋业协会的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大型鞋博会和鞋展活动,强化宣传推介,大力推进协会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招商。三是突出产业配套,围绕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研发设计、教育培训、品牌展示“五位一体”的中原鞋都发展目标,注重产业的横向配套、纵向延伸,着力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同步提升。

    先后引进安踏、特步、广硕、豪烽、腾润等制鞋及配套企业59家,制鞋配套能力达到70%以上。中国市场十大运动鞋品牌中已有阿迪达斯、耐克、李宁、361°等六大品牌落户睢县或在睢县生产,全县制鞋产能达到3000万双,被省皮革行业协会授予“中原制鞋产业基地”,中国制鞋产业的“睢县版图”日益清晰。

    创新驱动 提升水平

    注重创新驱动“一招上水平”,坚持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先后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10余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培养,抢占制鞋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免费为主导产业企业组织申报专利26项,引进制鞋设计、编程设计、模具制作、质量检测等专业技能人才2600多名,其中高级技术人才140多名。主动对接促成“河南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地睢县。重点建设了以服务制鞋产业为主的集商务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为企业创新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全球著名体育用品制造商美国耐克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广硕集团在睢县投资的嘉鸿、嘉晋鞋业,香港豪德盛集团投资的豪烽国际鞋业等企业,完全按照国际领先的制鞋行业标准建设。

    破解瓶颈 强化保障

    在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和土地保障工作的同时,探索解决“用工荒”问题。针对制鞋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大力实施“凤还巢”、“巧媳妇”、“安居乐业”“三大工程”。“凤还巢”工程,就是鼓励引导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发展,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主动融入制鞋产业链条,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回流均超过1.2万人;“巧媳妇”工程,就是积极推进产业下乡,鼓励制鞋企业到乡村设立分厂或加工点,方便不能进城务工的留守妇女群体就地就近就业。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从事制鞋相关产业的留守妇女达5000多人;“安居乐业工程”,就是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建设,新建6所幼儿园、8所中小学校和1所三级甲等中医院,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实现“在集聚区打工、在县城安家”的梦想,睢县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群,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国运。睢县制鞋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正因为牵动着睢县87万人的心,它才如此给力和强劲。它犹如扶摇直上的凤林雁阵,比翼双飞,承载着睢县人的千年愿景并昭示梦想成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