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睢县>详细内容

紧扣“三农”主题积极应对挑战

来源:商丘日报 发布时间:2010-02-10 15:05:19 浏览次数: 字号:[小]   [大]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的影响继续显现,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因此,做好“三农”工作,对于应对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支撑在农业。一是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强化推进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春节前后小麦旱情十分严重,为此,动员一切力量抓好抗旱保苗,抗旱夺丰收工作。通过引黄河水、打井配套、整修水利设施,有效解决了浇麦用水问题。全县干部群众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使所有麦田普浇一遍水。同时,积极抓好麦田中耕施肥等项管理工作,力争粮食产量保持或超过去年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龙源牧业年出栏6万头种猪扩繁场,新发展养殖小区20个,畜牧业产值力争达到18.5亿元。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外向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农业、标准农业发展。年内计划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注册品牌产品2个以上,新增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产品认证6个,产地认定4个。四是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力争在关键领域、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激励措施,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五是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此,要大力宣传、积极引导、采取措施,年内工商注册的专业合作社力争100个,覆盖农户25%以上。

  二、实施“十大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资金整合、规划先行、示范带动、渐序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十大工程”,实现一类村上水平、二类村上台阶、三类村变面貌。一是实施百村示范工程。规划先行,全县80%以上的村完成新农村规划编制。重点抓好10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二是实施农村畅通工程。积极申报项目资金,加大省道和县乡主要道路、桥梁改建力度,计划新修完善村村通工程50公里,新增30个自然村通油路。三是实施农业命脉工程。投资450万元,治理祁河10公里,整修桥梁20座,疏浚沟河146条397公里,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6万亩。四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面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整洁农家行动。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垃圾中转站,有条件的村庄设置垃圾集中点,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五是实施扶贫解困工程。投资1500万元,完成3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解决1.7万人的脱贫和温饱问题。六是实施农机推广工程。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04.2万千瓦,农机户4.92万户,推广新式农机具1150台。七是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6.79万亩,其中造林4.07万亩,森林抚育改造2.72万亩,争创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八是实施粮田改造工程。投资70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7万亩;投资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粮田6万亩。九是实施农电建设工程。投资4400万元,建设城西、董店、平岗、潮庄4座供电站。十是实施技能培训工程。针对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新情况,多措并举,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突破5%。劳务输出20万人次,农民务工收入10亿元。

  三、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业政策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全会精神,把党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禁无规划乱建房、无批文乱占耕地,严禁黏土砖瓦窑厂死灰复燃,严格执行农村殡葬改革政策。四是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五是全面落实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扶持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各项惠农补贴的发放,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六是支持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和农信社试点改革,扩大小额信贷范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四、加快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基于文化的特殊性,要“危”中求“机”,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真正把文化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一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编制睢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重点和发展定位,提升文化产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文化名县。二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711工程”,即年内研究论证并着手筹建、改建和修复睢州剧院、县图书馆、圣寿寺塔、豫东文艺创作基地、县会展中心5个文化标志工程,建成7个乡镇文化站、100个新农村书屋、100个农村文化大院。三是培植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整合富有睢县特色的武术、杂技、戏曲、鼓舞、模特等演艺资源,筹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睢县演艺集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的包装、推出以麒麟舞、二夹弦、皮影戏、霸王鞭等为主打品牌的优秀民间文化。四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家。五是开展文化活动。采取调演、汇演、展览、比赛等形式,普及文化、活跃文化、传承文化,使文化大县在文化人才上体现文化,在文化活动中繁荣文化,在文化精品中提升文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