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乡镇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2700000151 发布机构: 孙聚寨乡人民政府
生效日期: 2023-12-2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落实情况

孙聚寨乡2023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按照时序进度,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聚焦支部过硬,选优配强村委队伍。

我们始终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标准,选优配强“两委”班子,选出双强支部书记。认真落实“一编三定”积分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户等各项机制,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规范组织生活,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为五星支部创建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激情、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二、聚焦产业兴旺,打造“中药材种植小镇”

孙聚寨乡依托传统优势,在常庄、刘六村种植薄荷、丹参、白芷等中药材的基础上,决定探索金丝皇菊全产业链加工,这一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增加土地产出效益,目前全乡建有以滑楼、常庄为中心的沿惠济河菊花种植基地,以张庄为中心辐射周边一刀刘、经楼、刘尧、小郭、孙西村的东风干渠菊花种植产业带,帮助各村选育主导产业,目前全乡要用菊花种植面积近2300余亩,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万亩。

2023年申报了菊花包装车间两个,全面按照食品级要求进行建设,打通了将产品变为商品的最后一环。除此之外,我乡袁店村发展优质葡萄800余亩、代集村的300亩大棚蔬菜产业,结合电商和采摘节大力的推广下,年产值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

三、聚焦生态宜居,打造和美宜居村镇

我们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我乡由班子成员带队,集中力量持续开展“六清”治理“六乱”行动,对集镇街道乱搭乱建、沟边路边坑边陈年垃圾、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乡村环境等环境整治难点,进行全面清理,逐项落实整改台账。目前全乡有厕所革命整体推进村10个,为争创生态宜居星提供了保障(改厕达不到85%是一票否决项);通过春季植树实现了30个村委道路、庭院、村中空地和村周边绿化;共清理违规搭建、废旧房屋、残垣断壁30余处;积极推进“空心院”、废弃宅基地“一宅变四园”22处,不断改善乡村面貌、提升乡村形象。

四、聚焦平安法制,打造平安祥和乡村

我乡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对全乡信访纠纷、矛盾处理等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化解。积极动员全乡30个行政村“两委”干部、160名党员志愿者、30名网格员入企入户排查走访,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全乡的企业、学校、诊所、商店等九小场所开展“六防六促”等专项排查活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聚焦文明幸福,提升文明幸福指数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工作,推进文明实所和各村文明实践站建设,同时充分的发挥民间人才优势,依托刘六红歌队、孙东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孙西腰鼓队等民间团体,开展各项文化志愿活动60余次,积极开展“乡村光荣榜”“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倡导孝老敬亲良好风气。在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举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引导和规范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坚持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全面贯彻防返贫监测帮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一户一画像、一户一套餐”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全面摸排已脱贫户1696户,监测户182户,新纳入边缘易致贫户6户26人,2023年度脱贫户和监测户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

二是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常态化开展各类社会救助,2023年以来新纳入低保户79户,五保户12户,办理临时救助88例;享受残疾困难生活补助942人,其中重度护理补贴875人,享受困难生活补贴469人;享受高龄补贴(80岁以上)1117人。

三是经济建设稳步发展。2023年以来,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47亿元,同比增长14.62%;工业增加值完成13.88亿元,同比增长12.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4亿元,同比增长15.17%。财政收入484.89万元,全乡经济实现稳步快速增长。

七、坚持自身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深入开展为企优环境活动,定期走访辖区内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诉求和发展问题,建立“一企一策”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限时解决,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年来,乡包保责任人走访“四上”企业60余次,为企业实地解决诉求30余件。

二是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全面改进和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设置便民服务卡,累计开展服务1800余次。全乡30个村共设置30个村民理事会,配备210名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协商议事作用,累计开展活动123次,上报服务群众等案例943个。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