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9260000141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1-29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2号议案的答复

来源:县督查局 发布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 【字体:

徐永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县虽然于2009年取得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并且2011年又被确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2014年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2020年又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核验收,但距均衡发展的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均衡

1.加强城区学校扩容。加强城区学校建设,着力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推动城区学校扩容提质。

2.优化学校布局。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避免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失学、辍学。综合考虑学龄人口变化等问题,最大限度保留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学校建设工作。加快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发展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寄宿制小学,原则上每个乡镇建设1-2所。每个乡镇至少要办好1所初级中学,力争5年内对现有的乡镇中学进行扩容提质改造。

3.提升装备水平。按照省定标准为义务教育学校配齐图书,配足体音美器材。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建设,配置能够满足学生体质监测水平的测试设备,全面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办学质量均衡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校本课程,打造特色课程,积极探索或应用适合的教学模式,改良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每所学校的就近接收学生范围,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强化“控辍保学”监控措施,确保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7%以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校班额,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 50人。

5.深化义务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义务教育学校学业成绩、学生体质健康等指标进行科学考核评估。“十四五”期间,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以上,课程开设完整率100%,课程改革覆盖面100%。

6.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认真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

7.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校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逐步淘汰超过整改期限仍不达标的民办学校,至2024年将民办学校学生占比控制至全县中小学生的5%,引导民办中小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师资水平均衡

1.建立教师学历提升激励机制。制定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以各种可行方式取得与任教专业相应学历文凭。

2.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紧缺科目教师和优质人才引进力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培育开拓性校长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机制。选优配强校长,坚持“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真正把那些爱教育、懂教育并且具有先进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精心培育名师,大手笔实施“名师工程”,制定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通过做好“引、育、提”文章,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市内领先水平的名师队伍,提升睢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行风和师德师风整治工作,严禁在职教师校内外有偿授课,严禁学校开设重点班和违规补课。

5.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落实边远乡村教师津贴制度。

再一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

 

 

2024年9月26日

联系电话:0370-8088120

联系人:陈红义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