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7010000146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2-04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对睢县第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第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县督查局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 【字体:

白楼乡代表团:

关于您们提出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睢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确保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着力夯基础、稳产能、防风险、增活力,坚决守住“三农”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睢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四家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任成员的睢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硬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一项一项务实推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表面文章。

(二)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抗稳粮食安全。

1.抗稳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机农艺结合,持续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做大做强农产品优质品牌,新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新增农产品知名品牌2个,农产品监督抽检定量检测160批次。睢县粮食种植面积153.8万亩,小麦面积86.5万亩,玉米64.2万亩,总产稳定在13.6亿斤。夏粮收获面积86.5万亩,单产571.6公斤,总产49.44万吨,秋作物播种总面积112.37万亩,大豆3.2万亩、红薯3万亩、杂粮1.4万亩、花生18.2万亩、蔬菜14万亩、其他0.67万亩。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面积86.5万亩,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95万元,采购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61吨,统防统治面积4万亩,带动新型农业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统防统治服务55万亩次。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目标,目前睢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83.77万亩。

2.优化调整生猪产能,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实施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行动做大生猪、牛羊、家禽和特色养殖业,打造牛羊产业优势区按照“提猪、壮牛、强禽、增羊”的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智能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新模式。目前全县共有各类规模化养殖场284个,其中奶牛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场9个,生猪养殖场123个,肉羊养殖场26个,家禽养殖场125个。生猪存栏34.21万头,出栏17.51万头;牛存栏1.8万头,出栏0.53万头;羊存栏13.86万只,出栏8.62万只;家禽存栏919.79万羽,出栏603.46万羽;肉产量2.42万吨;禽蛋产量2.1万吨;奶产量0.32万吨。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监测帮扶落实六大政策:1.教育政策落实情况,控辍保学排查整改疑似辍学适龄儿童908人劝返883人、送教上门25人。2024年春季学期学前、义教、高中、中职等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项目资助18829人次,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061.78万元。2.医保政策落实情况2024年脱贫户、三类户共参保86817人,特困人员、低保户、监测户累计参保资助29464人次,资助金额360.09万元,低保户、五保户、三类监测户累计落实医疗救助补偿金额920.01万元。3.住房安全政策落实情况2024年度正在实施危房改造138户,其中脱贫户62户、监测户13户4.饮水安全政策落实情况。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覆盖;每季度对全县农村供水厂(站)进行一次水质化验,出具水质检测报告并公示水质均达标5.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一是累计落实18823户20418人特困补助资金1344.38万元。二是累计落实68046户83856人低保人员发放补助资金1939.19万元。6.产业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一是产业情况。2024年产业类项目纳入项目库145个,资金规模31227.66万元。二是就业情况。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45861人(除稳定脱贫)。其中县内务工30639人;省内务工6668人;省外务工8554人。全县共有公益岗位4981个。2024年度上半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已培训550 人,取证530人。已完成上半年45861人务工人员信息更新工作

(四)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据统计,近几年来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训种植,养殖等专业学员2000多人,农民技术员1.2万人;二是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大力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科技转化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据统计每年播放农业技术专题讲座200期次以上,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0万份以上,下乡开展科技宣传累计受训群众15万人以上;三是积极推广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每年推广小麦、棉花、大豆、红薯、白菜、水果等新品种200多种,推广平衡施肥,前N后移施肥技术,立体高效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30多项;四是加大各项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显著提高科技转化率。目前,全县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8%以上,病虫草害防治率达到了95%以上,秸秆还田每年150万亩以上,施用有机肥18.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55万亩以上,深耕深松3万亩以上,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五)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按照“南笋北椒中果蔬”产业发展布局,发展芦笋、辣椒引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管理模式,在潮庄镇示范推广“芦笋-秸秆-饲料-蛋鸭-鸭粪-有机肥-芦笋”高效生态循环芦笋全产业链模式;推广增施有机肥,引进新品种,科学田间管理等新技术的优质辣椒种植新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培育扶持城郊中顺农业、潮庄芦笋产业园。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围绕我县芦笋、辣椒两大优势产业,引进“老实人”等大型优秀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加大对芦笋、辣椒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主导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体系,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订单供应基地。初步形成了以九隆面粉、高盛食品和安琪酵母20多家龙头企业日处理小麦800以上,年生产量7万吨,品牌有“雪妹”、安琪等。提出了农业“五龙腾飞”的发展思路,即以“粮安民富”产业园为龙头,发展粮食种子培育工程;以“云腾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培育净菜和预制菜制作基地,并引导农民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优化蔬菜品种,增加农民收入;以“牧胜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延伸产业链条;以“云农道”产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瓜果产业,提高种植业科技附加值;以“宏泰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并以“襄玉园”为载体,推动家禽业养殖业有序发展。已建成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县省市级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一村一品”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特色村83个,省级产业强镇2个。市级小麦种业产业园创建中,省级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惠济河沿岸菊花、油菜生态长廊有序推进。

六)稳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宣传《新农村土地承包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经验、延包路径和程序。全县确权村503个,确权农户164542,颁发证书164542本,确权面积844604.92。对证书错误信息、是否基本农田信息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整改,对土地确权颁证档案进行了移交。加强土地承包合同及相关档案资料管理。二是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25.7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7.81%其中转包出租25.69万亩、入股0.07万亩规模经营流转面积50亩以上的农户有510个,流转面积6.55万亩,流转面积在100亩以上经营主体251土地主要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用途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三是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县545个行政村共界定成员户数232567户,界定成员848562人,量化资产总额38478.7万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48个,其中组级2个。全县共清查资产34.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18亿元。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半年评定县级示范社12个,推荐市级示范社10个,监测市级示范社2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共有1942家,2024年上半年35。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3个,县级46个;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全县家庭农场共有2979家,评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2024年上半年新增21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2个,县级6全县录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122个,其中主体库81个,纳入名录库41个。省级2家,市级2家,县级3家。五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贯彻落实《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指导各乡镇(街道办)加强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全程监管,严格审查建房成员资格和是否符合“一户一宅”政策,全面落实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住宅建成后验收到场“三到场”要求,落实乡村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等各类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共审批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536宗,其中原址翻建519宗,利用空闲宅基地审批17宗。

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按照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标准和“184”工程实施要求,多次召开了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乡村建设推进会议,各有关单位正积极对接省直厅局委,争取最大支持,对接实施项目。同时,围绕县委就乡村建设工作提出的“三厂(场)一街一中心”和“一田三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夯实了责任。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持续开展了“六乱”“六清”整治提升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全市组织了2024年度第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坑塘治理观摩活动,睢县荣获西部片区第一名;已完成1个美丽小镇建设,四美乡村5个,五美庭院1.0016万户。三是整合资金涉农项目稳妥推进。2024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资金方案规模31000万元,共入库项目143个,已批复项目45个32446.4万元,已开工项目16个,项目开工率42%,实际支出资金3223.48万元

近年来,睢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方法,积极实践“红绿52”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红”是指红色高质量党建引领,“绿”是指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5”是指“四闲一田”闲房、闲院、闲地、闲塘、低效田,2是指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充分发挥村“两委”组织优势和服务作用,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盘活开发乡村“四闲一田”,重点发展空闲房平菇立体栽培、庭院散养土鸡生态养殖、三边文冠果种植、坑塘生态治理、大田托管等。探索手工作坊、家庭工厂、院墙葫芦、丝瓜订单种植、村集体肉牛养殖、有机肥生产等乡村全域立体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合作社组织带领全村共同发展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农田托管模式。以村集体作为经营主体,依托村“两委”领办的合作社,在不变更耕地权属的基础上,村集体为村内不愿意种地、种不动地的群众,开展“统购、统播、统管、统收、统销、统算”托管服务,规模经营粮食产业,不但富了百姓,也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在收益分配上,采取“基础分红+基础分红+二次分红”模式,对农户、村集体按照贡献度合理分红。生态庭院经济。积极发展庭院土鸡养殖,村集体吸纳发展庭院散养土鸡养殖村民入社,根据农户庭院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设鸡舍、菜园、化粪池,结合厕所改造,一体处理人畜粪便,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形成庭院生态微循环,生态庭院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文冠果三边发展模式。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村“两委”成立文冠果产业发展合作社,动员农户选择在“三边”(房前屋后、路边河沿、村头)栽植文冠果。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开展动员、技术指导、收购等系统服务。空闲房屋栽培模式农村房屋具有墙体厚保温好、密闭避光好、结构合理空间大等特点,便于增温、降温、遮光、立体栽培,非常适合立体栽培反季节平菇。每村空闲房屋,是一项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闲置资源。党支部牵头成立平菇种植合作社,开展统一供种、技术培训、收购、销售等系统服务和经营。

通过红带绿、5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实践睢县积极发展了农田托管、生态庭院经济土鸡养殖、文冠果种植等产业,盘活农村现存劳动力、土地空间资源农村“两大资源”,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20个乡镇159个村委推进实施“红带绿、5促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推动董店街道刘阁村、胡堂乡秦庙村等6个乡镇18个村委示范发展村集体空房经济发展项目;董店街道刘阁村河集乡大郭村2个村委已启动玉米皮草编发展项目;董店街道刘阁村、胡堂乡秦庙村、孙聚寨乡叭腊庙村、五河湾西朱村等20个乡镇92个村委示范发展庭院散养土鸡生态养殖项目;董店街道刘阁村、孙聚寨乡叭腊庙村、胡堂乡秦庙村等14个乡镇122个村委示范发展庭院丝瓜订单种植项目;董店街道刘阁村、胡堂乡秦庙村等8个乡镇12个村委示范发展村集体三边文冠果种植项目;董店街道刘阁村4个乡镇8个村已启动建设村集体坑塘养鱼项目;平岗镇苗楼村、董店街道刘阁村、后台乡闫庄村尤吉屯乡马东村等18个乡镇74个村委示范发展村集体大田托管项目通过发展大田托管等“四闲一田”盘活项目,农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村集体增加收入21万元以上。

 

                                    睢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日

 

联系人:陈局长

联系电话:8166182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