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睢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18011200005094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1-12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公示公告

睢县2017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来源: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8-01-12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河南省耕地质量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豫农种植﹝2015﹞7号文件精神及睢县耕地质量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为了推进睢县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长效机制,完善本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睢县土壤肥料管理站在全共建耕地质量监测点3个,其耕地质量监测情况如下:

第一监测点位于睢县长岗镇长岗西村孟高峰大田,监测点代码: SXGJ-01 ,建点年度:201611月,地理位置: 东经114.900750°,北纬34.344588°。土壤类型:土类:潮土,亚类:黄潮土,土属:於土,土种;底砂於土。

第二监测点位于 睢县白庙乡白庙农场,监测点代码:SXGJ-02,监测年度:201611月,地理位置:东经115.107029°,北纬34.361860°。土壤类型:土类:潮土,亚类:黄潮土,土属:两合土,土种;两合土。

第三监测点位于 睢县周堂镇翟庄村翟福海大田,监测点代码:HN17-12,建点年度:201711月 地理位置:东经115.132365°,北纬34.403455°)。土壤类型:土类:潮土,亚类:黄潮土,土属:两合土,土种;两合土。

其取土化验结果为:

SXJGJ-01监测点检验结果              

检 验 项 目

单 位

2017

检验结果

检 测 标 准

有机质

g/kg

18.6

NY/T1121.6-2006

全氮

g/kg

1.07

1.04

NY/T53-1987

有效磷

mg/kg

31.2

LY/T1233-1999

缓效钾

mg/kg

879

NY/T889-2004

速效钾

mg/kg

156

196

NY/T889-2004

pH值

8.2

NY/T1121.2-2006

             

 

           共设置无肥区和常规区两个处理,经实测,无肥区玉米单产400公斤/亩,常规区655公斤/亩,常规区较无肥区增产255公斤/亩。

2017玉米收获后,2017年10月13日播种冬小麦,小麦品种为百农207。大田无肥区采用人工播种,不施任何肥料,常规区亩底施复合肥25-14-6)50公斤/亩,计划于2018年310前后施尿素15公斤/亩.

SXGJ-02监测点检验结果

检 验 项 目

单 位

2017

检验结果

检 测 标 准

有机质

g/kg

18.1

NY/T1121.6-2006

全氮

g/kg

0.984

NY/T53-1987

有效磷

mg/kg

27.7

LY/T1233-1999

缓效钾

mg/kg

794

NY/T889-2004

速效钾

mg/kg

208

NY/T889-2004

pH值

8.3

NY/T1121.2-2006

     

2017年6月9日播种玉米,玉米品种先玉335。大田无肥区采用人工播种,不施任何肥料,常规区2017年7月10日追肥(28-6-6)40公斤,9月20日收获。经测定,无肥区玉米单产423公斤/亩,常规区597公斤/亩,常规区较无肥区增产174公斤/亩。从表中可以看出,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2017年土壤养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进一步推广,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加之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深松、深耕的推广,土壤得到进一步改良,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高。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一、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点主要记载本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播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情况,施肥情况,灌排、病虫害防治,其它对监测田地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二、监测点土壤养分状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2.1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土壤的耕作性、保肥性、供肥性等各方面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经化验得知睢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2g/kg2017年定位监测点看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大于平均值,这与近年来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和秸秆还田力度有相当关系。
  2.2土壤全氮

    睢县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889/kg,土壤全氮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这与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有关。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土壤肥力水平不够
  土壤肥力水平虽有所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当前作物高产对耕地质量的要求,虽与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普遍提高,但近几年监测点耕层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呈现出起伏波动状况,且呈现有下降趋势,而且土壤养分间含量差异幅度较大,导致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提高不大。
  3.2施肥结构不合理
  虽然近年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随着作物单产和生物产量持续提高,而大量带走土壤中养分,加上投肥水平、结构和比例还不尽合理,有机肥投入较少,土壤磷钾肥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离平衡配套施肥投肥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3长年旋耕,土壤耕层逐渐变浅,土壤肥力不能满足作物需求
  长年进行旋耕机械作业,土壤耕层逐渐变浅,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增长不均衡,土壤肥力提高的速度还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对耕地质量的新要求。近年来,作物单产的提高速度很快,高产更高产,优质更优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4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法和对策
  4.1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肥力水平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不但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而且能激活微生物活性,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减少化肥使用量,促进肥料使用,向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培肥耕地地力。
  4.2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因地制宜建立示范村和示范镇,建立“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科学施肥示范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构建配方施肥供施网络,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锁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机制,农业部门要及时发布面向农民的配方施肥信息,因地、因时、因苗判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促进农民按方施肥。
  4.3优化耕作方式
  在推广旋耕等轻型栽培制度时,每3年深翻1次耕地,以解决土壤容重增加,耕作层变浅的问题,提高土壤物理性状,充分利用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以达到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睢县农业局

                201712月1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